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
高尿酸真不是吃出来的,超95%是这两件事害的...... 

每逢过节,不少人的内心是这样的:


1.jpg


这就是近1.8亿高尿酸者的心声。三高之后,高尿酸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更怕的 “第四高”,而关于降尿酸,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管住嘴,少碰高嘌呤食物,甚至每次吃东西之前都要查查嘌呤高不高。但也许,你真的不用有许多饮食禁忌。果真有这等好事?接下来我们就展开说说。


一、高尿酸为何缠上1.8亿中国人?


1.8亿可不是个小数字,可我们究竟是如何中招的呢?

1、是什么偷偷升高了你的尿酸?

吃肉+甜食+烟酒+久坐+熬夜=快乐?

不!= 高尿酸!

为什么以前没听说过这么多高尿酸呢?很大程度上因为以前这些习惯少得多。


2.jpg

当然了,有些人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可能是天注定:比如家族遗传、男性性别、女性绝经等。家族遗传好理解,可为什么高尿酸发病在 性别上也有差别呢?因为女性体内的 雌激素可以刺激尿酸的排泄。所以年轻男性比年轻女性风险高,绝经后女性的风险就和男性差不多了。


2、你的高尿酸,可能不是吃出来的!


大吃大喝后,尿酸高的人多少会担心自己尿酸会不会飙升。

因为决定尿酸的关键因素—— 嘌呤,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,那么嘌呤吃多了,尿酸不就升高了吗?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,不过人体若是只有这么简单,还会有那么多难治的病吗?所以你真的懂高尿酸是怎么来的吗?

尿酸高的确与嘌呤有直接关系,但决定最终结果的 不仅有产入,还有排出。关键就是看这两个数据能不能保持平衡:一旦失衡,产多或者排少,剩下留在人体内的就会升高。

首先看产入,嘌呤都是吃进去的?其实这只占到了 20%,体内自己合成的则占到了80%。

555.jpg

而且身体有动态调节机制,就算你控制吃进去的嘌呤,身体还会想办法补上一些。可有人说了:20%多少也能影响啊,我一顿吃那么多……

其实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 BMJ上的一项针对1.67万人展开的系统评价发现:研究中63种食物的影响加起来也不超过5%。


4.jpg


别忘了还有排出的问题:身体1/3的尿酸在肠道经细菌分解,2/3通过肾脏来排泄。所以控制饮食对一般高尿酸者影响不大。但如果尿酸很高、痛风者还是要注意。不过,从长期来看,还是要看身体的总体尤其是排泄功能如何。而肾脏排泄功能出问题是高尿酸血症常见原因之一,而且遗传基因可能影响男性24%、女性40%左右的尿酸变化。


二、最怕是痛风,痛起来要发疯


高尿酸最让人害怕的就是痛风。疼过的人形容起来一个比一个痛苦: 像老虎在咬、像生孩子、像20个容嬷嬷扎脚趾头。还没经历过痛风的高尿酸者经常担心这样一个问题: 我以后会不会痛风?


1、痛风是一颗定时炸弹吗?

痛风主要是因为尿酸过多,结晶沉积在关节等地方,慢慢“作妖”引起关节发炎。其实高尿酸者痛风发作的概率不算高,在 10%左右。可就算比例只有10%,也丝毫不影响一旦发作让人哭爹喊娘。那么,哪些因素会更可能让痛风发作呢?

第一个还是尿酸值,浓度越高,越容易结晶也就更容易痛风。还有就是 受凉、脱水、饮酒、剧烈运动等时,也容易发作。痛风还和个体差异有关。数据显示:痛风者中20%为家族遗传。不过这里还要提醒大家注意 “真假高尿酸”和 “真假痛风”。看到体检报告上尿酸值后有 “↑”就判定自己高尿酸了?准确来说,需要在两天分别测量,每次数据都高才算高尿酸血症。男性指标为大于420μmol/L,女性为360μmol/L。

痛风也有“真假”之分:有一种叫“焦磷酸钙沉积病”的关节炎也很像痛风,不过它一般在膝关节等单个大关节发病;而且以轻微肿胀和压痛为主,高发年龄也在50岁以上,大家可以注意区分。既然只有10%高尿酸者会发展为痛风,那其他90%是不是就能万事大吉了?要告诉大家的是:痛风只是看得见的伤害,那些看不见的危害,日积月累会损害全身器官:

伤肾脏

因为肾脏是尿酸的主要排泄通道,如果含量过多就易形成 尿路结石如果是沉积在肾小管等处,还可能造成急性尿路梗阻,诱发急性尿酸性肾病甚至急性尿毒症。长期发展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 尿酸值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,尤其是男性高尿酸发病率更高。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朋友更应该尽早检查身体,发现异常尽早采取治疗措施。

7.gif

②乱代谢

尿酸还会沉积在其他器官,比如沉积在胰岛会导致糖代谢紊乱,最终引发糖尿病。


③毁血管

血液中的高浓度尿酸会刺激、损伤血管壁,升高血压。同时还会加重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。


三、把握关键,更快摆脱“第四高”


1、没痛风的,主降尿酸

痛风未发作者,重点在于把尿酸长期降下来,除了适当控制饮食中的嘌呤,更要注意少摄入糖、酒:糖会促进嘌呤合成,并且抑制尿酸的排出;酒精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。

少劳累、少熬夜:过度劳累会导致肾血管收缩,熬夜时神经系统过于兴奋会导致产生更多尿酸。

大量饮水(每日2-3L4-6瓶正常矿泉水的量):多喝水多排尿可以排出更多的尿酸。

控制体重、规律运动:肥胖者嘌呤生成更多,排泄能力更弱,所以减重非常重要。

而适量运动在控制体重的同时,也能促进尿酸的排出。不过注意不要过度运动,因为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反而会抑制尿酸排泄。

2、痛风的还要注意防痛风

痛风者在注意以上降尿酸方法的同时,还要格外注意其他事项:

饮食上严格管住嘴:虽然饮食很难影响长期尿酸变化,但可能会导致一时升高引发痛风发作。

重视缓解期:痛风不发作时更是治疗痛风的“关键期”,这时不随意放松才能预防尿酸升高!

用药时注意剂量:需要用药物控制尿酸时要遵医嘱, 尿酸不是降得越低越好,用药剂量过大有可能出现副作用。

最受关注的痛风发作除了稳尿酸,还要防析出,也就是控制尿酸结晶析出为结石。这一步一定要避免突然受凉,否则尿酸结晶就像盐一样,温度越低,溶解越少,析出越多,痛风就来了。同时还可以备一些秋水仙碱和非甾类抗炎药,在发作时及时止痛,但也需关注可能的副作用。在痛风缓解期,可以用温水泡脚,温度升高有助于促进尿酸盐结晶的溶解,预防痛风发作。

ps: 痛风发作时不能用热水泡脚,会增加血流,加重疼痛。发作时冷敷可减轻疼痛。

不过在高尿酸大举进攻人类之时, 我们普通人该怎么预防高尿酸呢?

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:多样化饮食,管住嘴迈开腿,少烟少酒,重视常规体检……

其实这些本来就是生活原本的样子,只不过在过度消费健康的今天,一切都变难了。

但或许健康触手可及,可能从今天开始改掉一个小习惯,我们就能离健康生活近一点呢?


参考资料

1.黄叶飞, 杨克虎, 陈澍洪,等. 高尿酸血症/痛风患者实践指南[J]. 中华内科杂志, 2020, 59(7):9.

2.Ichida, K., Matsuo, H., Takada, T. et al. Decreased extra-renal urate excretion is a common cause of hyperuricemia. Nat Commun 3, 764 (2012)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ncomms1756

来源:健康160